陶醉在新疆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中

2018-10-31 10:02:10出处:国际在线作者:佚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朱子荣、唐诗玉、汤剑昆、黄元鹏):10月末,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正排演大型舞台剧目《木卡姆印象》。排练大厅里,和着时而悠扬、时而激昂的乐曲,一小队民族歌唱家情绪饱满地合唱着欢乐的木卡姆。8位来自土耳其、埃及、阿富汗、巴勒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的知名人士在一旁听得如痴如醉。伴着古老的乐曲,这参加第六季“丝路名人中国行”活动的外宾们有的击节应和,有的迫不及待地用手机拍下现场视频和照片并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上。

丝路名人欣赏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大型舞台剧目《木卡姆印象》片段

丝路名人欣赏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大型舞台剧目《木卡姆印象》片段

埃及《广播与电视》杂志总编辑哈立德·哈奈菲说:“刚才我听到的音乐非常的美妙,歌唱家的音域非常宽广,歌声非常嘹亮。我们在这里看到,中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使它们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乐队演奏木卡姆使用的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等维吾尔族特色乐器也引起参访团的浓厚兴趣。

一曲终了,土耳其《每日晨报》文化专栏总监格克桑·格克塔什迫不及待地尝试着用打击乐器打起普来。对他来说,能够有机会学习用古老的乐器跟木卡姆艺术家一起演奏真是一段美好的体验。

剧院负责人告诉来宾们,这种令他们着迷的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一度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中国政府很重视这个问题,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了及时的抢救、挖掘、整理和研究,才使得这门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得知这一情况,格克桑·格克塔什由衷地赞叹道:“在中国新疆,政府非常保护和支持艺术,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欣赏的歌舞表演很有传统韵味,也非常出色。艺术家们为了能够让外界更好地理解而对作品进行了非常好的改编。中国政府对艺术的支持值得称赞,堪称世界的楷模。”

土耳其《每日晨报》文化专栏总监格克桑·格克塔什与伊犁州歌舞团的艺术家合作演奏

土耳其《每日晨报》文化专栏总监格克桑·格克塔什与伊犁州歌舞团的艺术家合作演奏

丝路名人们还走访了新疆的伊犁州,近距离感受当地绚丽多彩的多民族传统文化。

位于新疆西部的伊犁州是44个民族的家园。伊犁州歌舞团为丝路名人们展示了哈萨克族、回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音乐和舞蹈。

土耳其摩尔集团主席松居尔·巴伊拉姆女士不仅对歌舞团的精彩演出称赞有加,而且还对演员的漂亮服饰产生了浓厚兴趣。演出结束后,她兴奋地佩戴上哈萨克族女子的帽饰与歌舞团演员合影,“这样的表演很精彩,每个民族的特色都在演出中表现出来,这种多民族的表演我非常喜欢。不是每个国家都对传统文化给予那么大的支持力度。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中国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对此我表示赞赏。这也更加增加了我对中国的喜爱。”

土耳其《每日晨报》文化专栏总监格克桑·格克塔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这里,我们欣赏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也领略了艺术家们超强的表现力,我们觉得这个地方的生活环境非常的宁静和祥和,因为艺术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土壤中才能够生长。”

丝路名人观看伊犁州歌舞团演出

丝路名人观看伊犁州歌舞团演出

丝路名人们还来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参观了锡伯族博物馆、民俗文化风情园,了解锡伯族的历史、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体验了射箭这一锡伯族传统技艺。

阿富汗《亚洲之心》政治评论部负责人阿萨杜拉·瓦希迪此前一直十分关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问题。他在参观锡伯民族博物馆之后认为,中国新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习俗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到位。阿萨杜拉·瓦希迪说:“在锡伯民族博物馆,我了解到,锡伯族人口非常少,但这些人还是能讲锡伯语,锡伯族文化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保护。前几天我去了吐鲁番跟当地人交流,他们讲话也都是用他们民族语言。这几天看的几个表演,少数民族都可以很自如地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不仅各民族的群众自发地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政府也在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adver

相关阅读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