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器乐创作的观念转型:乐器与AI声学

2019-12-27 14:43:15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日前,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人文学部主办的“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与创新当代问题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韩宝强等学者,就“中国器乐创作的观念转型:乐器与AI声学”等议题展开讨论。


韩宝强教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入手,指出了当代中国乐器学研究的三个瓶颈:乐器音质的心理物理学模型、乐器文化与生态的关系和学习乐器的科学路径。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浪潮,AI技术对声学研究的影响、其应用于乐器学习的可能性等话题备受关注。

目前,人工智能对声学研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音频处理和海洋声学中的声源定位、生物声学、混响和环境声、语音识别等市场需求较大的领域,而在乐器音质感知、乐器学习等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开拓空间,韩宝强教授认为,“其中的核心问题恰恰在于人本身”。

什么样的音色是“好”的?对音色的追求是人主导还是机器主导?在乐器学习上,AI技术能否帮助实现陪练?能否借助人工智能,从知识的教授、重组和传承方式入手,使乐器学习少走弯路?对声音信号的敏感度能否带来大脑敏感度的整体性提高?韩宝强教授指出,在技术层面上,音乐在何种意义上锻造了人类的心智,使之成为更好的“人”,是所有讨论的最终落脚点。“声学AI最关注的是全域创造力的提升,乐器和声学AI的成果最关注的方向也一定是器乐的创作。”

在问题讨论部分,韩教授进一步提出对民族器乐、乐器音质与音乐表演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韩教授发现,以刀郎木卡姆在申遗前后的变化为例,一种乐器的可能性往往与其限度密不可分,只有真正去思考和辨别个人与集体、宫廷与民间的关系,民族器乐的发展路径才有可能被廓清。

“对音质的追求首先应该是演奏者的诉求,只有演奏者真正发出自己声音,才能推动(器乐)批评的发展和技术的落地。对音质的探求,根本上依托于基础学科的推进。在专业分工高度精细化的今天,能否实现乐器表演学科广博与集约的融通,是综合大学和音乐学院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明辉副教授指出,在学科体制和培养机制的意义上,综合大学和音乐学院正在实现壁垒的打破与优势的互补,这种探索使音乐学科中具体而微的讨论得以坐落在更大的视野和问题域中,也使综合大学得以回到其人才培养的初衷。“很多时候,我们会注意到音乐的市场化或美学化的问题,但音乐学科自身的系统化与学科归属或许是真正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本次论坛以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器乐为基本历史情境,以中国器乐文化转型为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力求在差异化和多元化的跨学科背景层面推陈出新,实现“边界突破”。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