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曲《竹林涌翠》审美特色分析

2019-01-04 10:48:09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扬琴演奏属于一种艺术,与此同时它也属于是一门学问。扬琴所发出的“音色”被称为扬琴的“音”;如果演奏者在演奏中能够很好的把握和驾驭扬琴,扬琴的“美”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二者互相结合时,演奏者不仅需要有充分的肢体语言动作,比如:身体、手臂以及手腕的运动,还需要在脑海中拥有一个相对正确的主观想象,这种想象要通过感性的认识而建立,才能全面的对一首音乐进行更深层次的诠释和理解。在众多比较经典的扬琴美曲中,《竹林涌翠》也是其中的一首,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乐曲,乐曲中对彝族和傣族的音调描写相当到位,在演奏中,如何让这首曲子能够更加具有美感,更加鲜明,这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

扬琴曲《竹林涌翠》审美特色分析

一、演奏过程中忽视对音色的别和感知

许多演奏者在演奏时,忽视了影响扬琴音色的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触弦点与击弦点的位置有所不同,手与手臂的运用不同,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与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影响等等。其实音色的差别,最主要原因是演奏者建立的相对正确的听觉感知,在演奏和处理过程中,演奏者应当格外重视听党对音乐表现的作用和地位,因为有些音色听觉是可以感到的。比如;在本首乐曲中,在运用滑音指套的时候,其动作应当是在右手击弦的同时,进行滑音的压、揉技巧,在这过程中让扬琴的音色发生转变,改变并且利用扬琴本来的就具有的直线状余音,演奏出的声音将更加美妙动听。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在内心对滑音指套的用法有相应的感知,并且在心中建立与古筝发音香色的滑抹音效,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中的情感与自己弹奏的手法建立更加良好的听觉感知,从而更好的展现乐曲的旋律和主体,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乐曲的弹奏中,从而更好的把握乐曲中的音色。

二、音乐情感要贯穿于全曲

体现乐曲“美”在乐曲的演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乐曲的快板段落和抒情部分,演奏者会用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进行把握,但当听众听完全曲时,却发现乐曲的总体表现模而平淡,并不能很好的描述乐曲的主题。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演奏者能够掌握并且熟悉作品的各个方面,比如:演奏者应当非常熟悉作品的主体思想、背景以及曲式结构等等,要摸透并且读懂作品的音乐内以及艺术效果,还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对乐曲的每个技巧,以及乐曲每个段落加以揣摩和联想,并且要对曲调进行不断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乐曲中的真情实感。在《竹林涌翠》中第三段有一个傣族音调变奏,整个段落都为三拍子舞曲,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对这样的段落进行处理,让该段落与整个乐曲的主题形成鲜明反差,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发挥充分的想象,在脑海中刻画出傣族舞蹈外柔内刚,娜多姿等形象,想象舞蹈中敏捷、矫健、灵活的舞姿。如傣族的孔催舞,其动作非常跳跃灵活,节奏多变而快速,感情豪爽而狂放。所以,在进行演奏时,应该将傣族舞蹈中这些特色很好的吸收,并且很巧妙的对傣族舞蹈的显著特点进行刻画,这样的演奏风格才能带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演奏技巧没有根好的为艺术表现来服务

音乐的“音”与“美”归根结底都要通过演奏者较为精湛的演奏技艺进行表现,在演奏本区的过程中,作者将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旋律融入到了其创作中,为了能更好的体现民音乐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演奏者应当反复的推敲乐曲中每个段落,并且使整个乐曲的主题旋律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演奏者在选用扬琴的演奏技法时,应当大胆的探索并且进行尝试,做到能够更加充分的挖掘扬琴的音色,只有经过这样大胆的创新,才能使比较单调的旋律听起来更加的惟妙惟肖,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使作品更加富有欣赏性。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全曲都渗透并且贯穿着演奏的综合技巧应用,如果在弹奏过程中,达不到弹轮的紧凑度,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乐曲轻巧而明快的旋律:如果在弹奏过程中触弦点和拨弦没有到位,就不能让听众体会到我国大好河山迷人的景色;如果滑抹音音色弹奏的不细腻,就不能表现出淡雅清幽的傣族民间舞蹈感受;这一切现象都表明了,只有良好的技术技巧对艺术的创作进行支撑,才能更好的表现出音乐的特色,而良好的技术技巧并不是短暂的一天两大就能养成,它不仅需要学苦练,而且需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恒心。在进行扬琴演奏时,其音与美都来自演奏者内心的情感释放,这不仅需要演奏者有一定的外在条件,而且对演奏者的表演素质,艺术修养以及对音乐二度创造的能力都有很大的要求。

扬琴曲《竹林涌翠》审美特色分析

对创作扬琴作品的思考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我国的音乐发展中积淀着深厚的民间民族风味。这些音乐的艺术魅力非常独特,其音乐的旋律具有附听性、生动性以及通俗性的特点。如果对非常具有民族音乐色彩的素材进行塑造和编配,再将塑造后的音乐与现代的扬琴作品相互结合,这种创新不仅能够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加丰高,还可以使作品的艺术价值有所提高,这样改编后的扬琴曲具有了比较水久的传唱性和鉴赏性,将会成为比较经典的曲目。在对本曲进行创作时,作者加入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音调在曲目中,旋律变得更加优美动人而且时人寻味了。为了将少数民族的风格进行真实的还原,并且保留少数民族的音乐效果,作者在音乐中并没有对旋律延音、变奏、加花等等,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从和声、调式、织体等方面进行改编,这种创造性的改编,使少数民族化的旋律更加美妙动听并且更加丰富,不仅在曲目中表现出了少数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加强了整个曲目中浓郁而深厚的民族色彩。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扬琴的题材形式和创作手法不断变得越来越丰富,民族、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演奏技巧不断得到传承,也有更多新的表现手段及作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扬琴曲《竹林涌翠》旋律优美,音色丰富多彩而且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能够更加充分的体现西方音乐与民族、现代音乐之间的有机结合,这部作品不仅在演奏方式和演奏技法上进行了革新,而且在曲目的创新方面也进行突破,在未来,这部扬琴曲目一定会以它的活力与生机成为一曲经典之作,为后人更深层次的进行研究提供有力的见证。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