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洞箫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象征的历史地位

2020-03-07 14:41:54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洞箫类乐器是指竖吹、单管开管且具有边棱音特征的气鸣乐器,在中国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宋代陆游有“箫鼓追随春社近”诗句,以洞箫作为传统民乐的代表。洞箫传统名曲有《春江花月夜》( 箫声红树里、夕阳箫鼓) 、《渭城曲》( 阳关三叠) 和《梅花三弄》《关山月》《苏武牧羊》《平沙落雁》等。在民间所称“中国传统音乐十大古典名曲”中,箫曲占有三席。实际上,传统洞箫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并在中国外交活动中也得到了认同,例如 1984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招待美国时任总统里根的音乐会上就有洞箫、埙、古琴、古筝合奏的古曲《梅花三弄》。在中国民间,洞箫则常常被作为雅文化的象征。

传统洞箫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象征的历史地位

一、洞箫的历史文化地位

洞箫的历史悠久,有研究认为,夏商周时期所谓的笛就是指洞箫。之后作为文化的“箫”,其知名度和文化传承性往往依托传说轶事、文学作品等得以传播,例如关于古代名人与箫的各种历史典故、传说,如弄玉和萧史以音乐为媒“吹箫引凤”的爱情传说、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汉张良“箫声楚歌困霸王”等。虽然先秦及汉代的“箫”应是当今的排箫( 凤凰箫、凤箫) ,而且“洞箫”一词直至唐代仍然有指凤箫( 排箫) 的例子,如唐佚名氏所著《洞箫赋》开篇称“试一望兮见箫管之参差”,名为 “洞箫”实指“排箫”。其用词与后期的洞箫相同。概念上的模糊性使得这些传说提高和扩大了人们对洞箫的兴趣、认知和认同,密切了洞箫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在古代,洞箫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是中国古代乐器的重要组成。隋朝开始已经作为专门的乐队组成成员之一。

二、洞箫的民间音乐文化地位

从民间音乐角度来看,由于洞箫结构科学简单、制作材料普通、便于制作、价格低廉、吹奏易入门、音色醇厚悠扬清美、抒情性强,加上体小质轻便于携带,是广大音乐爱好者的优选乐器,也是传统江南丝竹乐、广东音乐乃至纳西古乐等民间音乐中的重要乐器。有研究认为,洞箫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应用范畴广泛,涉及社会功能的方方面面,是较为普遍的民族民间乐器。

三、洞箫音色特质与美学文化地位

洞箫的音色美学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美学所追求的境界相一致。道家学说追求虚静、虚无、宁静、纯朴、含蓄、玄妙、隐逸、超脱的境界,很多洞箫曲就具有这种特点,如《春江花月夜》就直接吸收了许多道家和道教音乐的空明、宁静、静谧的审美元素,在如诗般的音画中,洞箫柔美、圆润、纯朴、含蓄、优雅、深沉、绵远的音色可谓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箫曲往往为闲雅、空灵、超逸、静谧的风格境界,无论是中国传统音乐代表琴、箫合奏曲和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传统古曲,还是近年流行的洞箫曲专辑( 如张维良的《秋江夜泊》《琴箫佛曲》《茶禅一味》《天箫畅吟》、谭宝硕的《箫中禅》、王次恒的《梅花三弄》等系列) ,都具有这种蕴藉、闲雅、纯粹、虚静的审美特征。而洞箫的美学特征被认为是苏东坡《前赤壁赋》中串联景、情、理达到完美和谐统一的媒介,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媒介。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洞箫也可以表现哀怨、悲伤的情境,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为洞箫的主要特征,实际上,洞箫曲也完全有奔放进取、积极向上的一路,如《梅花三弄》所表现出的意境与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热烈奔放、积极进取、傲然独立的意境如出一辙。

四、洞箫的雅文化象征作用

洞箫也是中国雅文化的代表性乐器,是文雅、高古的象征。先秦时期,箫类乐器( 籥、排箫等) 既是非常普遍的乐器,也是重要的祭舞乐器。《老子》曰: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诗经·周颂·有瞽》中记载: “箫管备举,喤喤厥声。”又如《尚书·益稷》云: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春秋左传》中也有“見舞韶箾者”的记录等。此外,洞箫与古琴、昆曲这两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明初南曲昆腔在环太湖地区渐兴之后,洞箫作为一种优雅吹奏乐器,多出现在家乐歌舞和文人雅士的词曲清唱伴奏之中; 在江南丝竹中,洞箫表演主要出现于缙绅家乐、清客名家的自娱性演奏场合。同时,由于历代文人对洞箫的偏爱并将其写入诗、词、曲、赋、小说等各种文学作品( 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 ,使得洞箫与古琴一起成为文人雅士的身份代表,而琴箫合奏至今仍然是古琴最基本的组合。宋代文人雅士多喜吹箫,如音乐家、书法理论家、诗词名家姜夔就能吹箫,并有“小红低唱我吹箫”名句传世。古代的箫类乐器( 排箫、箎等) ,在后期小说描写中常常演化或讹化为洞箫,如前述之秦穆公时萧史吹箫引凤、伍子胥吴市吹箫都是这样。《列仙传》( 卷上·萧史) 记萧史“善吹箫”,学者认为是古排箫,到了明人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志》中写道: “萧史取出赤玉箫一枝……萧史对曰:……昔伏羲氏编竹为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后人厌箫管之繁,专用一管而竖吹之。又以长者名箫……今之箫,非古之箫矣。”将排箫演变成为洞箫形象。伍子胥吴市乞食,史记为吹“箎”,《东周列国志》中写道: 伍子胥“跣足涂面,手执斑竹箫一管,在市中乞食”,或横吹的“箎”。此外,元代杂剧中伍子胥的形象也是用洞箫。这些演变或讹变,反映了明代以后人们对洞箫作为历史文化象征的认同。当代,洞箫的“文化性”也得到了文化界的认同,在很多古装戏影视作品中的主题歌曲或者主题音乐中,洞箫被较多地运用。如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中,《三国演义》的片尾主题曲《历史的天空》( 谷建芬作曲,王建填词) 就是采用洞箫作为曲引和主要伴奏乐器; 电视剧《红楼梦》因其有较多“文戏”场景而有很多箫曲,最终形成了民间较为流行的红楼梦箫曲系列( 《引子》《枉凝眉》《葬花吟》《晴雯曲》《题帕三绝》《聪明累》《叹香菱》《红豆曲》《秋窗风雨夕》等) ; 《水浒》中虽多打斗戏,但在表现浪子燕青与名妓李师师文雅交流的场景里也有洞箫的出现。

五、洞箫与宗教文化

洞箫与中国传统宗教也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宗教司仪常用的乐器之一,洞箫在道教、佛教的多种场合都有使用。加以道教精神与箫声有暗合处,故相互影响更深,至今洞箫音乐多有受道教影响的。人们多知无锡民间艺人阿炳( 华彦钧) 善二胡、琵琶,实际上他少年时代也经过洞箫的刻苦训练,故同时也是洞箫高手,而在其传谱记乐的一些曲目中,可以发现较多的箫韵,包括著名曲目《二泉映月》《听松》。

六、洞箫与文学艺术

洞箫与文学艺术关系密切,古代箫典故为后世文学中箫的文化符号的定位奠定了基础。洞箫的相关历史,往往可以从历代文学作品中发掘到。汉马融《长笛赋》就是为洞箫而作,当时将竖吹的多孔竹管乐器称为“长笛”。当然,汉时“洞箫”仍多指排箫,如从汉王褒( 子渊) 《洞箫赋》: “带以象牙,绲其会合,锼镂离洒,绛唇错杂……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洞箫”今义之名,一般认为滥觞于唐代,而扬名于宋苏轼《前赤壁赋》中“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诗意描写。在诗词赋作品中,从唐代到明代,洞箫、箫的含意多是双重的: 既可以是排箫,如唐李峤《箫》云“参差横凤翼”、唐范传正《风过箫赋》曰“箫象凤兮参差”、唐佚名《洞箫赋·南国之纪兮》云“试一望兮见箫管之参差”、唐陈陶《镜道中吹箫》说“金栏白的善参差”、明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有“玉人邀请坐弄参差”; 也可以是洞箫,如唐杜牧的“玉人何处教吹箫”、宋冯取洽《沁园春》“有孤竹君 ……谥曰洞箫”、明叶小鸾《雨夜闻箫》“一缕箫声何处弄”等等。洞箫在宋词中体现了繁盛景观、怀古联想、抒情怡心、浪漫想象等多元审美元素,而集中于内敛、低回、缠绵、清远的意境,成为宋词乃至宋代文化的象征风格,有的研究者直称“宋词里面弥漫着……箫声”。洞箫与绘画等其他艺术也有关系,如从汉画像石到中国传统仕女图,都有箫的形象,著名画家唐伯虎、仇英等人的仕女画中也常有洞箫,有名画传世。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