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琴大师毛旺:苦心孤诣磨一琴精雕细琢铸匠心

2019-01-03 10:52:21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毛旺,阳山县第九届政协委员;广州毛旺乐器研究制作室负责人,曾获国际第二届珍琴评选会白金奖、“中国好二胡?第二届全国二胡制作交流展示大会银胡琴奖”,并荣获“国际制琴大师”的称号。

71把二胡角逐中国好二胡!广东毛旺喜获“银胡琴”奖

5月12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毛旺乐器研究制作室负责人毛旺收到了“第二届中国好二胡·全国二胡制作交流展示大会主办方寄来的“银胡琴奖”证书和奖杯。这是胡琴制作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北派制作称霸全国的历史里,广府地区制作师实现“零”的突破,首次闯入前茅并斩获的最高殊荣!

“这个奖实在是来之不易!”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岭南二胡流派华南歌舞团乐队二胡首席陈雄华得知毛旺获奖后喜悦之情言溢于表,在他从事二胡演奏的卅余年里,多年的交往情谊,让他见证了毛旺制琴技艺的日臻完善,他对毛旺的二胡制作工艺大加赞赏,演奏家的精湛韵味的演奏与二胡浑厚优美音色就如同鱼水交融,相辅相成。“他做的琴,是我的标配。”

毛旺正在精心制作胡琴

毛旺正在精心制作胡琴

毛旺告诉记者,第二届中国好二胡·全国二胡制作交流展示大会是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制作改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于4月26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举办,全国各地的二胡制作师共带来了71把二胡参加交流展示。据了解,这次的二胡制作交流展示大会,主办方对参展二胡的要求都必须2018年1月1日后生产的,并对参赛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对参赛二胡进行了抽签编号,由专业人员演奏。为了公开、公正、公平,所有参赛选手到场观摩、监督了比赛全过程,评委对二胡的制作工艺、声音等方面进行了打分,当天就决出名次,并当场公布。

“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第二届中国好二胡比赛的,这次比赛相比以往更公平,更透明,大家在同一起跑点,都是新琴。能获得这个奖,很意外也很开心!”毛旺高兴地说。

偶缘进入制琴行业用心痴迷出佳品

高胡———粤剧乐队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作为伴奏乐器而隐形开幕后,而作为胡琴的制作者,则成为这幕后的“幕后”。鲜为人知。当观众把掌声和鲜花敬献给演员的时候,甘为“绿叶”映“红花”的乐队却依然固守着那默默无闻的本分;当高胡脱离伴奏而卓然立于舞台上独奏之时,人们又把掌声和鲜花奉献给了那位技艺精湛的演奏家,而高胡的制作者却仍然在他的小天地里辛勤奋地忙碌着。

磨,琢,推……一把锉刀,一段红木,一握就是一日的光阴。微微凹起的木纹,一点点铲平。这一日的细细琢磨,同过去的数千个日夜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已走过了漫漫光阴,从一个粤北山区大山乡村里成长的普通少年,成为了一位知名的“胡琴制作大师”。

精心打磨,一件件胡琴精品就是这样用手工做出

精心打磨,一件件胡琴精品就是这样用手工做出

毛旺,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阳山县城近郊那座地标式山峰———丫髻山脚下的村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孩子。接触到制琴行当纯属偶然。1994年,适逢广州最大的幸福乐器厂到阳山招聘临工,当时从未离开过大山的毛旺便因此来到了广州,开始了三年的学徒生涯。最初两年,毛旺在厂里学做大提琴,后来由于高胡制作缺人手,便被调至学做高胡琴筒。乐器厂分工明确,每个人只学做乐器的一小部分,蒙皮等真正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老师傅们手里。乐器制作是常年跟竹、木等原料打交道,工场里经常木屑四处飞扬,而且每月250元的学徒工资仅够最基本日常开销,很多一起招工来的学徒忍受不了陆续离开,但毛旺凭借着吃苦耐劳和不服输的犟劲留了下来,并打下了扎实的制作功底。1997年至1998年间,幸福乐器厂被珠江钢琴厂收购,员工们纷纷另求出路。这个时候也是毛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他开始单干,办起了工厂,主要是接外单加工高胡半成品。

一把琴的诞生,要经历选材、开料、打磨、蒙皮、雕刻、上蜡等工序。原材是制作好琴的基础,一些质地较硬的木材如乌木、酸枝、印度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等更适宜制琴。除此之外,木材还需干燥通透,刚采伐的木材含水量高,做出的胡琴容易变形和开裂,需放置几年或者人工风干,因此择用一定年份的旧料木材就很有必要了。打磨、刮皮、油漆、风干、滚筒、拉杆、托底等流程后,一把新的胡琴就完成了。胡琴音色的好坏,与蒙皮工艺息息相关。通常来说,蟒蛇的尾部灵活有韧性,适合做成乐器。不同的乐器选材也略有差异,二胡常使用鳞格较大的蟒蛇,高胡的鳞格则相对略小。二胡的发音,靠琴弦震动皮膜而发音,皮面的厚薄及皮质的处理工序,直接决定着二胡的发音。一把老琴,若是琴皮塌陷,音色暗哑,可找师傅们重新蒙皮,若是工艺上佳,便是重得一把新琴了。所以蒙皮的所有工艺步骤都至关重要,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细小的差别都决定了音质效果和延续性。

“这是一个技术活,蒙蛇皮非常讲究,当初自己摸索学蒙皮的时候是我最艰难的经历。”毛旺谈起做二胡,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1999年,毛旺将工厂搬至广州市郊的白云区大源村内,成立毛旺乐器研究制作室,开始自学蒙皮。蒙皮是制琴的核心技术,是制琴师的看家本领,自然是不肯透露,吃过闭门羹,也尝过冷脸和嘲笑,无法拜师学艺的毛旺只能全靠自学,其困难可想而知。最初的尝试几乎都是失败的,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制,技术的提高只能通过不断地尝试改进。星移斗转,寒来暑往,毛旺苦学不缀,经过数年的浸润和积累,逐渐理清头绪找到了门道,二胡越做越好,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他的二胡制作水平逐渐进入一个突飞猛进,日趋精湛的时期。

精雕细琢承前启后不断创新

二十年来,毛旺既尊重传统而又不囿于传统,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从选材、工艺,发音等胡琴制作各个环节入手,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在传统胡琴制作的工艺上不断进行创新。

在星海音乐学院乐器文化馆里,这把与人齐高的龙头高胡就是出自毛旺之手

在星海音乐学院乐器文化馆里,这把与人齐高的龙头高胡就是出自毛旺之手

大源村内的毛旺工作室外表并不起眼,推门而至,目光所及之处便是一排排胡琴和一张张代表着至高荣誉的获奖证书,小小的工作室因毛旺制作的胡琴口碑很好,常有乐友慕名而来。这里不仅制琴、售琴,更是乐友们切磋交流、玩私伙局的场所。走进工作室内部,只见四周堆放着不同的木材及胡琴半成品,还有一些形制各异的车古机。在毛旺师傅灵活娴熟的操作下,车古机飞速转,木屑飞扬,木材被逐渐打磨成型,也让我们见识了胡琴的制作流程。开料、蒙皮两道最重要的工序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便轻松些了。装配琴杆、琴轴、用细砂纸再次打磨、抛光上蜡,最后安上琴弦、千斤、琴弓,一把高琴便做好了。高胡制作完成后,毛旺调音试琴,一曲《平湖秋月》,音色华美圆润、富有质感,细腻传神。

“琴好不好演奏家最知道,在这方面余老师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毛旺说,著名高胡演奏家余其伟对他的制琴技术大有裨益。为了更好的检验胡琴的音质和使用效果,2002年毛旺辗转联系到了余其伟,想请他试琴指教一二,以便改进工艺,余老师欣然接受。此后,毛旺每每做出新琴,必拿给余老师试手。有一次毛旺来访,余老师还在病中,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试琴,交流意见,让毛旺大受感动。

在知名二胡演奏家陈雄华家中,一起试奏二胡音色

在知名二胡演奏家陈雄华家中,一起试奏二胡音色

“他制作的胡琴外型古典优雅,音色醇厚质朴、穿透力强,很富有表现力,而且一把用久了音色不好或有毛病的琴到了他手里都能得以‘妙手回春’。”陈雄华是这样高度评价毛旺的制琴技艺。毛旺成名于高胡制作,后又延伸至二胡、椰胡、中胡等其它胡琴族系乐器。虽有相通之处,制作起来却各有所异,材质、形制及种种细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苦心孤诣,毛旺二十年如一日的全力痴迷于胡琴的研制和改造,高超的制作工艺使他能够根据演奏家的音色爱好,为其“微调”,特制出让每位演奏家都满意的胡琴。谦恭仁厚,毛旺广泛结交胡琴名家、乐友,沟通探讨胡琴音色,以更好的工艺和完善踏实的的后期服务,积累了不少善缘,越来越多人慕名找到毛旺做琴或修琴,精湛卓越的制琴技艺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很多一流的胡琴演奏家都给予了毛旺制作的精品极高评价,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省民族乐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省舞蹈戏剧职业学院、香港演艺学院、澳门中乐团、台湾台中市广东音乐会馆、多伦多中国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等院校和乐团,甘尚时、黄日进,余其伟、文传盈、陈雄华、陈国产、余乐夫、陈志毅、潘芊芊、宋飞、田再励、李肇芳等一批著名胡琴演奏家及旅美华侨都使用毛旺制作的胡琴。在星海音乐学院的乐器文化馆,好几把出自毛旺制作或修复的古旧胡琴已经成为了该馆的永久藏品。广东音乐名家陈涛在拉完毛旺制作的高胡后情不自禁赋诗:“高胡只有两根弦,一弦一轴思华年,音色迷人毛弓靓,工艺超群旺玉田。”

荣誉满墙

荣誉满墙

“教我痴迷非美酒,此生难解高胡缘。”1994年至今,毛旺已经在制琴行当打拼了二十余年。从学徒到名师,毛旺初心不变,踏实工作,潜心专研,一如他的胡琴,低调质朴,却自有光华。在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将胡琴的艺术演变发展到制作技艺的传承,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守望者和助推者。在苦尽甘来的成功面前,他除了收获荣誉还有些东西比结果更可贵,那便是,一直坚持的岁月与初心。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