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古琴时哪只手更重要?

2019-01-11 14:12:24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初学古琴时,很多人会觉得右手的指法相对简单,因为琴弦位置是固定的,即使眼睛不看右手,七根弦也容易找准,而左手就复杂多了。

弹奏古琴时哪只手更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左手负责音准。

任何一件乐器的演奏,音准是必达的硬指标,而古琴的音准却尤其难以掌握。

虽然古琴只有七根弦,但每根弦上都有十三个明徽(还有不少暗徽),而古琴的音准由左手的取音位置决定,位置相差半毫米,音准就有误差,由于古琴琴弦又比较长,从右看向左,视觉会有偏差,这时初学者会发现,一味依赖眼睛找音准变得有点“不靠谱”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弹琴时眼、耳、手,协调配合。而右手的位置即使有较大的误差,也不会影响音准。

左手还负责吟猱。

“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主要靠左手完成,吟猱是古琴音乐最具特色的部分,有丰富的变化,如果没有吟猱,琴曲听起来单调、枯燥,缺少韵味。吟猱属于古琴曲的装饰音,它与其他弦乐或弹拨乐不同的是,古琴的吟猱多是左手在音准的位置上的上下左右移动,从而使音高发生微小的变化,达到美化声音的目的。而古筝,吉他等乐器多是按动琴弦的松紧而使音高发生一些变化而美化声音。吟猱之趣,各门各派,多有不同,同一首古琴曲,用不同的吟猱手法,会有不同的味道,从而产生不同风格。

那么,真的左手更重要么?

我们来看看右手。

古琴是弹拨弦乐器,右手基础虽然只有八法,但建立在八法基础上的组合指法颇多,比如“拨、剌、蠲、撮、双弹、滚、拂、剌伏、长锁、短锁、轮”……等等等等,你会发现右手指法也非常丰富,要把每个指法都做到位,弹出的每个音声都圆润饱满、颗粒清楚,其实很难。同样一个挑,不同的入弦角度、不同的力度、速度,出来的声音都不同,而它所呈现的音乐表情也不同。没有完美的右手的指法,左手自然也难尽善尽美。

“右手弹弦欲断”,说到容易做到难。我们听大师们的演奏,说他指下无尘,意思就是说他的右手出音干净,利落,且无多余动作。

右手还负责整曲的“势”,即“轻重疾徐”,人说“一切艺术的基本规则就是对比”,弹琴要好听,就要把每个乐句、每段乐曲的层次弹出来,整首乐曲的转承起合、抑扬顿挫都表达到位了,琴曲自然富于感染力,或感人至深或扣人心弦、或畅神涤心或令人忘尘,总之,要有艺术感染力。而这个层次感,就是靠右手的轻重疾徐和左手吟猱的精确配合来呈现。

所以,不存在哪只手更重要的说法。

古琴要想弹好听了,左右手不但都要好,还要完美的配合。人们常说的小曲子三百遍,大曲子三千遍,其实是说左右手在弦上的位置要反复重复练习才能找准,要不断地用眼睛看,耳朵听,反复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随着熟练度增强,身体在弹琴时也不那么紧张了,这时候左右手的配合自然就好多了。

琴音的美妙,音准节奏是基础,“气韵生动”才是最高标准。而如何才能做到气韵生动?古人说过一段几乎每个琴人都知道的话,即“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还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我想如果一位琴者,他具备了这些必要的琴技之后,还饱读诗书,有着深厚的文化学养,那他弹琴必然好听。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