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名曲《病中吟》创作背景

2019-01-17 10:26:12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二胡名曲《病中吟》创作背景

《病中吟》作者系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当时即1915年,作者经历了人生的处处低谷,失业、丧父、贫困等磨难,使其积郁成疾。在他感到前途渺茫、处境窘迫、又不被亲友理解的心境下,孕育了《胡适》又即换名《安适》的旋律初稿。武汉学二胡的地方首选野美民乐,刘天华把当时自己郁郁而不得志的心情,人生安适的感叹,逆境中的挣扎和走投无路的痛苦,都倾注于该乐曲中。后来更名《病中吟》。其意,并非表达作者的绝望,亦非一首绝对的悲歌,旋律中蕴含的期待及内心独白,突出一个“吟”字,寓意当时社会中一些阴暗,困惑了作者前方的路。所以,曲名《病中吟》的“病”字,一语双关,隐喻了社会的诟病及自己的无奈。

《病中吟》最早构思于1915年,其后反复修订,直至1923年定稿。创作之前,刘天华正遭受着人生的种种不幸——1911年,母亲蒋氏病故,父亲刘宝珊抱病在家,家境每况愈下,负债累累,已无力再支撑刘天华与刘半农兄弟的学业,小弟弟刘北茂尚未成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学校停闭,刘氏兄弟失学在家,为了贴补家用,他们在朋友的引荐下,去往上海谋生。

刘氏三兄弟,左起依次为刘半农、刘天华及刘北茂

刘氏三兄弟,左起依次为刘半农、刘天华及刘北茂

1912年,刘天华进了一家演进步话剧(当时叫“文明戏”)的开明剧社担任小号手和编曲,在这里他坚定了学习音乐的理想,确信以此为毕生的事业,然而1914年,由于剧社被当局勒令解散,刘天华陷入失业的困境。

带着郁闷的心绪折回老家江阴,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江阴附近的华墅镇华澄小学谋得音乐教师一职,尽管音乐课并不太受重视,但在刘天华的循循善诱下,逐渐打开了局面,他的课别开生面,备受学生喜爱,刘天华也在教学中感受到了许多的乐趣,可惜这遭致了一些同事的嫉妒与排挤,1915年初春,刘天华再度失业。债主们见势不利,纷纷上门催债,父亲刘宝珊在贫病交加中溘然离世,年仅48岁。在这重重的压力和变故中,刘天华亦是心力憔悴,陷入重疾。

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在短短的三四年内,经历了丧母、失学、两度失业、丧父和重病,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炙烤着这个年轻的魂灵,再加上当时北洋军阀一片混战,社会人心惶惶,有识之士倍感前途渺茫,原本在刘天华心中饱含的一腔理想和报复一次次升起又一次次破灭,国破家亡中,他一再地鼓起勇气面对,又一再地碰壁、挣扎,结果仍然是找不到出路,在这冰冷的现实中,他发出了“人生何适?”的感叹,最终化成了《病中吟》的泣血旋律。

刘天华纪念邮票

刘天华纪念邮票

《病中吟》的“病”字乃一语双关,一方面指的是身体的疾病,此曲的确是刘天华病中之作,父亲过世后,他日日用琴声解愁,寄托哀思;另一方面是指病态、黑暗的社会和心中的苦闷,动荡纷乱的国家、势力刻薄的人情,人生漫漫,却不知所往,刘天华感到痛苦和迷惘,心情沉重。

正如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所说的:“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这便是刘天华当时的心情写照。胞弟刘北茂曾经动情地说,这首乐曲是刘天华二十年来坎坷生活的一个缩影。

但这病中的吟唱又并非只是在哀怨、叹息,乐曲后半段的慷慨激昂道出了刘天华依然憧憬光明的人生理想与信念。从刘天华的一生来看,他始终是一个坚持理想、顽强执着的人,体现出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坚忍与社会责任感。

刘天华(后排左2)与民间艺人一起奏乐

刘天华(后排左2)与民间艺人一起奏乐

在《国乐改进社的缘起》一文中,刘天华写道:“一国的文化,也断然不是抄袭些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返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华,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音乐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

国乐改进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音乐能够走进大多数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的营养与熏陶。他说:“我希望提倡音乐的先生们不要尽唱高调,要顾及一般民众,否则以音乐为贵族的玩具,岂是艺术家的初顾。”

刘天华的这种平民理念其实也是五四以来民主思潮在艺术中的体现,艺术家们希望能够更多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与感受。《病中吟》正是刘天华带着国乐改进的新兴理念创作的第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中,二胡丰富的技术、感人的旋律、动人的音色令人印象深刻,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二胡的成见。

20年代,当刘天华把这支曲子带上北大音乐传习所的音乐会舞台时,可谓是惊艳四座,北大校长蔡元培当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引起了北大学子对于二胡的浓厚兴趣,原本门庭冷落的国乐专业瞬间吸纳了一大批学生,《病中吟》的旋律也开始不胫而走,成为深受大家喜爱的乐曲。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