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柳琴演奏家潘妙兴

2018-04-19 09:32:47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潘妙兴,祖籍浙江宁波,1940年出生于上海。古筝、柳琴演奏家,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员。

古筝、柳琴演奏家潘妙兴

潘妙兴1953年师从瞿东森学习琵琶,1956年5月考入上海民族乐团(时称“上海乐团民族乐队”),任琵琶演奏员。1958年,他将安徽的“土琵琶”改良为我国第一台柳琴,填补了民族音乐弹拨乐高音区的空白。1959年,他创作了柳琴独奏曲《小河淌水》,并参加了当年的“上海音乐舞蹈汇演”,受到了黄贻钧、丁善德等老一辈音乐家的赞扬。1959年10月,他录制了我国第一张柳琴独奏唱片《小河淌水》。

1959年,他先后师从张子谦和郭鹰先生学习古琴和古筝。1961年,他在第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以娴熟的技艺显露古筝独奏才华。1960年至1963年间,他先后赴吉林省歌舞剧院、沈阳音乐学院、广州音专,师从赵登山、赵玉斋、罗九香等学习古筝。1961年和1962年,他的古筝独奏《庆丰收》和《欢乐的日子》连续两届被选入“上海之春”音乐会的演出,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曾先后七次被选派参加上海各文化艺术团体出访演出,足迹遍及瑞士、波兰、前苏联、捷克、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他还经常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外重要来宾演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潘妙兴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并有较深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功底,他的演奏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数十年来,他广泛吸取我国南北派古筝诸家风格,以“技巧全面、演奏精湛”著称,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弹拨乐演奏家之一。

由于训练强度过大,七十年代末,潘妙兴的手部受伤,且伤势越来越重,直到八十年代初,手指落下就难以抬起……这对无论人生还是艺术生命都正值黄金时期的潘妙兴而言,是多么沉痛的打击!他说,那时常常做同一个梦,梦到自己的手好了,又像从前一样灵活自如,便在梦中忘我地弹起筝来,弹得那样酣畅淋漓,一直弹到梦醒时分,看到现实中的伤指,又是无尽的心痛和失落……

慢慢地,潘妙兴学着自我疗伤,一是疗手上的伤,更是疗心里的伤。近三年后,潘妙兴的手恢复一些了,虽然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在琴弦上“纵情驰骋”了,但他重新燃起了斗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古筝教学和筝会的组织上。

数十年来,受教于潘妙兴先生的古筝专业人才无数,如今的他们正是各地古筝事业的主力军。同时,在潘妙兴先生的筹备、组织下成立起来的“上海音协古筝专业委员会”,更是强有力地引领、规范、提升了上海的古筝事业,成为全国筝会的标杆。

如今,担任了一届“上海筝会”常务副会长、两届会长(五年一届)的潘妙兴先生刚于前年卸下了筝会会长的担子。虽然不在其位,即不谋其政了,但这位老会长还是对上海筝会怀有殷切的期望,期望筝会做更多有利于会员学习古筝的实事,促进会员的提高,从而使筝会永葆生命力地长久办下去!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