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扬琴演奏家张翠兰

2018-12-20 16:22:38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张翠兰,扬琴演奏家、教育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南京扬琴学会副会长。1958年生于南京,1967年进入“南京小红花艺术团”,1977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钱方平教授主修扬琴,1982年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扬琴演奏家张翠兰

演奏

张翠兰教授的扬琴演奏博采众长,技艺精湛。纯净的音色,娴熟的技巧,丰富的演奏曲目积累,灵动且充满张力的音乐表达,成就了其热情奔放却不失张弛有度、激情四溢却不乏精致严谨的演奏风格。学生时代,独奏曲《欢乐的新疆》即由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密纹唱片出版发行。本科四年级出席建国后首届“扬琴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在传统曲目《弹词三六》现场教学中示范表演。留校任教后,长期活跃在校内外、国内外民乐表演舞台。1987年以来,受文化部等委派多次以中国民乐演奏家身份赴亚、欧、非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学术交流。多次出席“全国音乐艺术院校扬琴教学研讨会”并作独奏表演,多次出任江苏及全国民乐赛事评委。中国唱片社、江苏音像出版社、“德国之声”、日本NHK等录制出版扬琴独奏、伴奏以及经典国乐合奏唱片、盒带十余种。曾获“全国民族器乐南京邀请赛”扬琴专业青年组一等奖第一名(1993),“江苏省第二届音舞节”民族器乐比赛扬琴演奏一等奖(1991),“第十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1991)、“江苏省青少年二胡比赛”(1985)优秀扬琴伴奏奖等多种奖项。

教学

张翠兰教授的扬琴教学注重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讲台与舞台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附中、本科、研究生各层次及各年龄段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扬琴演奏人才。授课学生在中国音乐“金钟奖”、江苏省“茉莉花奖”、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以及“上海之春”、“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等国家及省部级民乐大赛中获金、银、铜奖等二十余项。主编《扬琴考级曲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演奏实践与教学经验的理论升华,则集中体现在《扬琴演奏中的“弹轮”技巧剖析》、《美化 变化 转化——浅析扬琴的余音处理》、《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论扬琴演奏之“势”》等多篇论文中,有关音色、技法、练习、表演等方面的论述和见解颇为业界同行称道,相关论文多有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扬琴演奏家张翠兰

科研

张翠兰教授的扬琴史研究颇受学界瞩目。主持“中国扬琴史料研究”、“稀见清代洋琴史料研究”等科研课题,结项成果丰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黄钟》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全文收录。其对中国扬琴史料的辑释考订,受到中国文史学界、音乐史学界高度评价。以《清代政书所见洋琴资料丛考》、《清代方志所见洋琴史料丛考》、《存见清代洋琴考述》、《〈清稗类钞〉洋琴史料考源》、《稀见清代洋琴史料二题》、《〈百戏竹枝词〉洋琴史料考释》、《〈续扬州竹枝词〉洋琴史料考释》、《稀见清词中的洋琴史料》、《〈清稗类钞〉·音乐类·洋琴考略》、《广州濠畔街乐器作坊遗存洋琴辑考》、《中国扬琴史料研究——江南“洋琴”稀见史料三则》、《晚清暨民国时期中国扬琴稀见影像解析》等十余篇论文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被学界评价为“对清代扬琴史料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扬琴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珍贵的参考资料”,“对我们了解扬琴在清代的发展状况意义重大”,“对中国扬琴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相关研究成果被学界同仁广为引用。

学术荣誉

教学研究论文《扬琴演奏中的音色》入编《“远航杯”首届全国民族音乐教育优秀论文集》;史学研究论文《〈清稗类钞〉洋琴史料考源》入编当代艺术学研究优秀论文集《艺术学新视域》;历史与技艺研究论文《清代政书所见洋琴资料丛考》、《〈清稗类钞〉洋琴史料考源》、《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论扬琴演奏之“势”》遴选入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华乐大典·扬琴卷》;表演创作成果“民族器乐扬琴演奏”入选江苏省高校女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展;个人艺术传略先后入编《江苏历代音乐家续集》(江苏文史编辑部 1996)、《二十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华乐大典·扬琴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亦以《本期名家-张翠兰》彩页专版对其艺术成就予以专题报道(2016年第2期)。1995年获南京艺术学院通报表彰,2015年获南京艺术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