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未解之谜:神秘天子留下万件随葬品,不留任何真相

2018-12-12 16:48:23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博物馆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虽然文物不会说话,但历史总在悄悄与人对话。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因曾侯乙墓馆内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室,而这一块陈列馆是博物馆的精华之一。

曾侯乙未解之谜:神秘天子留下万件随葬品,不留任何真相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关于曾侯乙的身份以及曾国的存在也颇有历史争议。但墓葬中的随葬品却令世人大为惊叹,出土文物多达万件,以九鼎八簋和编钟、编磐为主的礼乐器反映了墓主人当时的身份以及社会背景。

其中曾侯乙编钟不仅是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更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所有随葬品中最具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之一,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几乎每一个走进湖北省博物馆的游客,除了要瞻仰一番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是万不能错过的。编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所跨度的历史长度反映了古人对于乐器的高尚追求。由此可见中国是世界上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当时欧洲的希腊爱琴海文明刚刚开始,其他地方不是“蛮族”就是未开化。

以墓中出土的编钟为代表,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除了国之大事,对情操培养和精神生活也是具有很先进的追求。墓中出土的大量乐器更是说明墓主人生前对于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是相当高的重视程度。

曾侯乙编钟

编钟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据说从它出土迄今为止,一共只演奏过三次。

但在其随葬品中编钟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并不是唯一的,它还有许多其他十分珍贵的青铜器珍品,如各类酒器、种类繁多的车马兵器及绘画、雕塑艺术、书法精品等等。

那么这爱好乐器和饮酒的曾侯乙究竟是什么人呢?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十分扑朔迷离。后人对于他的了解虽然可从墓中随葬品略知一二,但当曾侯乙编钟享誉海内外的时候,世人对于曾侯乙却不甚了解,而究竟是哪一代的曾国国君至今仍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学术界目前存在三种意见;一是夏代始封的姒姓曾国;二是西周始封的姬姓曾国;三是随即曾国,姬姓。

从博物馆所展览出的所有曾侯乙墓随葬品中发现,几乎每一件文物上都刻有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唯一一件尊盘是其抹过先君之名再进行刻字,从而说明曾侯乙这件青铜酒器的喜爱程度。而墓中所有的随葬品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曾侯乙的兴趣爱好、青铜器的技艺娴熟、当时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

曾侯乙青铜尊盘

曾侯乙青铜尊盘

但对于曾侯乙这个人,并没有具体显示更多信息,历史真的是不会大声喧哗,就连出土的竹简对于曾国历史只字不提。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对于曾国记载确实也有点滴,曾可以写作缯、澶部等。

据专家考证,姒姓的曾国和姬姓的曾国都存于历史,且两个国家同时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姒姓的曾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南阳之北,而在山东境内出现的曾国是否就是夏代始封的姒姓曾国还缺乏必要证据。

但有的学者根据随葬品上的青铜器铭文认为河南的曾国是姬姓的曾国。在西周昭王、穆王时代,对南蛮用兵,同时把原先分封在陕西、山西的姬姓诸侯国迁移到汉水流域,以作为周王室的南方屏障,曾国就是在那个时代迁到了原来姒姓曾国的居地,故又有了一个姬姓的曾国。

曾侯乙出土文物

但后来在其他地方所出土的曾国墓葬却令后人更为困惑,虽然这其中反映了曾国的迁移历史,但曾侯乙仍是未解之谜。

上个世纪70年代,河南省新野县发现了不少曾国墓葬,出土了一些带有铭文的曾国青铜器表明那里确实存在过一个曾国。在湖北省的随县、枣阳境内也曾经出土不少带铭文的曾国青铜器,表明原来在南阳、新野一带的曾国逐步向东向南迁移,约在战国中后期迁到了随县。

但为何会迁址随县呢?历史上随县本来是姬姓随国的所在地,曾国怎么会占有随地?那么随国又去了哪里呢?对于随国的了解,大多数人都会从关随侯珠的故事中有所耳闻。但有学者认为曾即随,随即曾,只是这种见解并不能站稳立场。

那么曾侯乙究竟何许人也,面对后人的焦头烂额,文物的沉默或许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历史没有真相,历史只残存了一个道理。

adver

相关阅读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