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琴北宋凤鸣古琴,其琴式究竟从何而来?

2020-03-12 10:28:10出处:《收藏家》201907期《北宋凤鸣古琴赏析》作者:周理坤

凤鸣琴正、背面

图一 凤鸣琴正、背面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混沌材古琴

图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混沌材古琴

两张古琴型制非常相似,琴身较为宽大,耳与腰均为半月式。伶官式古琴,相传为周代伶官虞隋所作,但是琴体并不大,明代蒋克谦所著《琴书大全》上记载“隋为伶官,修大礼,减琴作为三尺六寸,生顶额式,有大声(图3)。”三尺六寸,若换算成米为单位,则不到1.2米,与现存伶官琴不符。

《琴书大全》中的伶官琴

图三 《琴书大全》中的伶官琴

而《琴书大全·琴制·琴工》描述雷琴,提到了灵关样,相传雷氏居于蜀地雅州灵关村,所以得此名。“雷氏琴,人间有之,多灵关样,比他琴例长阔。临岳虽高,至于取声处其弦附面,按之不铣。吟抑停歇,余韵不绝,此其最妙也。凡琴稍高响者则必虚干,无温粹之韵。雷氏之琴其声宽大,复兼清润、含蓄、宛转,自槽腹间出,故他琴莫能及。”琴谱描述的这种灵关样琴,其外型特点、发音特点都与凤鸣琴和混沌材琴相近。同时书中还例举并描绘出唐代几种琴制,如灵肩琴(图四)、昭美琴(图五),其形状与现在传世的、定名为伶官式的琴非常相似。

《琴书大全》中的灵肩琴

图四 《琴书大全》中的灵肩琴

《琴书大全》中的昭美琴

图五 《琴书大全》中的昭美琴

现在定名为伶官式的古琴,其显著的共同特征是琴项与腰都呈一对半月型,如湖南博物院藏炎陵文梓琴(图六),年代是清代,通长125、隐间113.5、琴额宽19.3、琴肩宽20.3、尾宽14.8厘米,纳音高凸。此琴为清代道光年间酃县知县沈道宽监斫。炎陵即炎帝陵,在湖南酃县,酃县现已更名为炎陵县。文梓本意是有纹理的梓木,泛指良木美材。虽然清琴无法与宋琴相比,存在线条僵硬、比例失调等缺陷,这些缺陷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代,仅仅在图片上就能让人一目了然。但在信息相对闭塞的清代,此琴的造型、尺寸、纳音的设计能达到与琴谱书面文字接近的程度,这表明斫琴人对唐宋古琴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湖南博物院藏炎陵文梓琴

图六 湖南博物院藏炎陵文梓琴

沈道宽,字栗仲,是一名虔诚的儒士,所著《话山草堂遗集》中充满嵇古至圣、德协神人的深情,这张琴显然是沈氏怀着摹古之心指导工匠制作的,表达其对先贤礼乐昌盛时代的向往和推崇。琴谱中提到的灵关样,并没有具体特定的外型。伶官琴可能是后人对唐人雷琴的几种仿制品中的一种,即项腰都是半月形的这种类型。炎陵文梓琴是清人对唐人的仿制琴,凤鸣琴与混沌材琴也可能是宋人对唐人的仿制琴,虽然外形上都做到了长阔,但宋琴的工艺水平远高于清琴。“伶官”的发音与“灵关”的描述非常相类,因此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北宋伶官琴,可能实为灵关琴。

修琴功德

凤鸣琴是在1951年由西南文化处移交给西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入藏之前,琴体多处破损(图7):琴面板额部开裂现象严重,且有刀刮痕迹;上准部有多处刀刮痕,中准有多处敲击痕,下准部有多处敲击痕和刀刮痕迹,木胎已经露出,且有一道斜裂缝。护轸缺一,龙池至凤嗉间有一道竖向裂缝,并且有多处漆起皮现象,龙池两侧和龙池至雁足间有数处敲击痕;足池开裂,已造成足松动;凤沼至琴尾有一道竖向裂纹,尾托已不复存在;凤舌部有两处开裂,且较为严重,外墙、内墙两侧腰至尾部开裂现象严重,漆面已完全脱落,尾墙已完全张裂。2010年,在严格遵守国家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及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的基础上,我国古琴大师李明忠对凤鸣琴进行了精心的保护修复,历经百余日,使得千年古琴恢复了本来面貌,焕发新生。

凤鸣琴保护修复之前局部

图七 凤鸣琴保护修复之前局部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