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豫北叙事曲》创作与解析

2019-07-18 17:34:58出处:丝竹知音作者:王薪舒

民乐界誉为“刘天华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的刘文金多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他在《豫北叙事曲》中独创性地将二胡与钢琴这两种东、西方极具代表性的乐器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彰显了中国当代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作品背景

2004年,光明日报的记者对刘文金进行了一次访谈。面对采访,刘文金提到,在他的家乡——豫北大地,民风淳朴,具有浓厚的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回首童年,故乡情景历历在目。他感慨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影响了我”。他精心创作了《豫北叙事曲》,这首作品在题材上,将豫北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新中国诞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在音乐上吸收了河南地方戏曲的音调,通过两个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音乐主题的对比发展,展示了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下,豫北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变化。1993年,《豫北叙事曲》又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是1949年以来唯一被选入的二胡作品。

作品分析

全曲由引子和四个段落组成。引子:由伴奏乐器钢琴奏出,14个小节篇幅不长,却自由而强烈,为二胡的叙事营造了悲凉的气氛。曲调开始于一个在“角”音上建立的延长和弦,左手震音,低沉而深重,频繁变化的和声使得音乐的情绪紧张且压抑。

第一部分:二胡以中板缓慢的速度奏出了根据河南地方戏曲音乐改编的委婉的主题。该主题乐段A(1-27小节),由三个乐句组成。前两个乐句在C宫a羽调式上重复陈述,第三乐句以自由模进为基础,在G宫e羽调式上作了呼应性的陈述。调式的变化,强化了主题旋律的悲伤情感,作品的“忆苦”主题得到深刻的体现。A1(28-43小节)是A的变化反复,以主题乐段的第二、三乐句为基础展开形成的旋律充满深情,A2(44-第一乐段结束),该段是A1的加花变奏,这个部分的二胡旋律变得激动起来,节奏更加紧密,较多的切分音节奏、十六分音符组和装饰音,使得旋律线条自然流畅。

二胡曲《豫北叙事曲》创作与解析

第二部分:先是一段钢琴间奏。音乐在不断的力度推动下,从快板的二胡旋律进来开始,正式为这个部分的音乐主题B(1-30小节),第1、2乐句(1-8)是重复的上下句,第三乐句(9-16)是扩充展开的乐句,第四乐句(17-21),第五乐句(22-26)是第四乐句的缩减重复。该快板音乐的旋律明快,节奏多变,以豫剧中经常使用的二度、四度、六度的前倚音或后倚音润饰主题,跳动的旋律充满了喜悦和诙谐之情,展现了解放后的一派欢腾景象。

B1(31-105小节),是B的变奏扩充,音乐在层层推进下,表现出豫北人豪爽、乐观的性格,再现了当地人民迎来新生活之后的喜悦之情。B2是B1的变奏,由钢琴奏出(104-127小节),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乐段,前半部分补充前面的乐思,肯定音乐的情绪;后半部分通过自由模进转入C宫调,自高音区c3一路下滑至的音区E,情绪直转而下,悠悠地带出二胡华彩乐段。

第三部分:在这个部分里作曲家把中国民间吹打乐的手法运用到“忆苦”核心音调的自由变奏中,从而使这个主题在其自由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对现实生活的赞叹,自然地完成了对“忆苦”主题的性格变奏。

第四部分: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音乐转入稍快的中板,旋律明朗宽广、气息悠长,富于浪漫色彩,表现了豫北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妙向往。这部分篇幅大,根据音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乐段,钢琴伴奏的织体也因此分为三种形式。第一乐段(A3、1-16小节)的伴奏左手为十六分音符的上行短琶音;右手是如波浪状起伏的民族调式音阶,第二乐段(A4、17-38小节)的伴奏左手是四分音符坚实的单音或八度,而右手是穿插与中音域和高音域的的四度、五度、六度双音。这里的伴奏力度加强,情绪显得急切而激动。第三乐段(A5、39-60小节)是乐曲的高潮,旋律变得更加宽广,左手为密集的同音反复柱式和弦,整齐而有力。

《豫北叙事曲》是我国当代二胡独奏作品中的一株奇葩,是建国以来当代作曲家刘文金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音乐吸收与借鉴的成功尝试。在音乐体裁形式方面,作曲家以中国传统音乐的速度渐变结构思维为基础,结合西方音乐的再现原则,构成了《豫北叙事曲》的曲式结构。作曲家这种在传统二胡语言的基础上,结合西方音乐的发展手法,有别于传统二胡曲的题材内容的做法,突破了二胡艺术表现的局限性,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