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发老人和他的二胡情结

2018-12-18 14:31:29出处:丝竹知音作者:佚名

初识王东发,他看起来象五十多岁的人了,身材高大魁梧,火红的脸和总是梳得油光可鉴的头发。硬朗的身材,爽朗的笑容,说明他很健康并且很健谈。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

1994年4月,王东发以“创新二胡进课堂”推进音乐教学,成立二胡兴趣小组,深化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

在宿舍区小院的狭小的过道,他拿起二胡,用琴声向我们传达了粤北民歌的喜悦。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二胡的理论和二胡的欣赏水平。他的水平教初学二胡的孩子入门是绰绰有余。他情性温和,从不轻易发火,教二胡特别有耐心。

《创新二胡进课堂》论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的教育理论研讨会的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时任教师的王东发,撰写的《创新二胡进课堂》论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的教育理论研讨会的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不知什么时候一个个音符联接起来,成了一支小小的乐曲。二胡这东西真的很神奇。两根弦对七个音符进行排列组合,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二胡本来就是民间艺术。它的根在民间。反映的是下层人民的心声。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成为中国民乐的一枝奇葩。如果说民族的东西是最可贵最永恒的话,那么二胡的民族性是深藏在民间,根植在民间的。

1992年9月,王东发按传统的二胡制作方法,使用市面上出售的材料制作二胡,不仅成本高,而且手工制作出来,时间花费多,精力耗费大,成品都达不到要求。例如,用蛇皮做琴皮,有时三番五次绷不紧,就是绷紧了,一时动听,几天过后,一番心血化泡影(琴皮松了)。无法达到理想、“失败为成功之母。”反复实践,探索奥秘。1992年冬,王东发从当地的民间鼓艺中受到启发。当地的民间大鼓,用牛皮做鼓皮,绷得很紧,发出来的音与高级二胡的琴鼓音色相似。于是拜访民间鼓乐师傅,结合高级二胡的构造原理,用当地的红球木挖成琴筒,用牛皮或黄猄皮、山羊皮等山区动物皮做琴皮;用绳子翻绞的办法,把琴皮拉紧在琴筒上。终于在1993年春,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浓厚的粤、湘、赣三省民歌、粤北采茶戏曲风味的特色二胡 —— “创新”二胡。其音色厚而不浊,高而不尖。

王东发老人和他的二胡情结

王东发老人和他的二胡情结

王东发老人和他的二胡情结

王东发退休后,赋闲在家,闲作无事,有时在家和孙女拉拉二胡,算是消遣娱乐。他儿女皆成家立业。老人家还在住在的小院子后狭窄的过道做二胡,经常有乐迷到此来求购二胡。这里附近住的都是一些退休干部,每天从早到晚齐聚在家打麻将自娱。老人不会,不善言谈,平和恬静,说话声音不高,总是轻轻的,对人也是淡淡的。其实王师傅真是好人,他是那种心中装满爱,不善表示,默默做事的人,每每想来更令人感动。

王东发老人和他的二胡情结

adver
李掌柜和田玉